首页 >> 教学事务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动态

冬日观影,印象乡村
发布日期: 2017-12-21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13日下午,远景学院彭可导师组的同学们在远景学院菩提电影室共同观看了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

 

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在100分钟的放映中同学们透过纪实的镜头了解当代中国乡村。不管是影片中乡村的变化还是人物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情感的交流都深深地抓住同学们的心。焦波导演用自己的镜头传递出中国乡村的味道,用另一种方式让这群年轻人了解到乡村的生活方式和人文。


 


“这是最真实的中国乡村。”这是纪录片结束后同学们共同表达的想法。中国乡村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似近似远。在纪录片结束后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同学告诉我们,中国乡村就是这样,书记办事寸步难行,村民追求精神粮食坎坷万分。纪录片的特点就是纪实,中国的乡村就是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问题,也不难发现温情。一位同学在分享感受时说到,即使再有矛盾的父子也是有亲情作为纽带的,因为血浓于水。纪录片中磊磊即使和父亲矛盾重重但也在最后新年的时候为父亲献歌。《乡村里的中国》记录了中国乡村的现实状况,它的确包含了社会问题。但是这就是乡村,最真实的中国乡村 。

在大家观影和讨论之后,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来记录这次观影活动。



感想摘录

有关于焦波的了解,还是在《俺爹俺娘》,他的镜头赋予了乡村别样的诗意,更有一种朴实得力量直击人心。但在《乡村里的中国》中,通过他的镜头,我们除了看到乡土风情外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积压卖不出去的苹果、惨淡的年收入、嫁女时心酸又复杂的心绪、邻里纠纷和争吵下的丑恶和不甘心……这就是乡村里的中国,这就是生活在此处的人民现状。

杜深忠,一个始终保持淡定本色的农村男人。是村里的才人,曾经在鲁迅文学院进修过在二十岁的时候还创办了鲁迅文学培养班。这样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却在这片土地里日复一日的蹉跎着,和他认为没有文化的的老婆拌嘴吵架。“我不爱这片土地,我迫不及待的想走出来。”他在这片泥沼中挣扎,却又被拉回这片土地,即使他的梦想在二十岁时就建立起雏形却还是作为一沓泛黄陈旧的废纸被封印在箱底。“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君子下流坯。”老婆快人快语这样粗俗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生活的处境。

生老病死婚娶葬礼,24节气分割了《乡村里中国》,一个实实在在,有喜有悲的乡村生活

——李睿敏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由中央新影焦波导演。听起来片子名字起得似乎很宏大,但其实是借一个村子反应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现代社会的迅速变迁引发农村的变革,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在描写农村家庭温情的同时,呈现得更多是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对目前新农村改革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像暴力执法、农民工进城、第一三产业的相互依赖和农民物质与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片子所传达出来的内涵极具现实性、普遍性和真实性,深深引发了人的共鸣和思考。

——朱思奇

影片《乡村的中国》整体上很真实。从媒体报道得知。该片的导演带着剧组成员,就在影片拍摄地租房而居,住了一年多,他们与当地村民已经相处得非常熟悉,因此面对镜头,村民们神色谈吐自然。

影片不像往常的纪录片那样刻意煽情,只是用镜头真实记录村里的生活,他们的一年四季与辛勤劳作,家人之间的复杂情感,邻里之间的冲突。影片里的砍树细节让人印象深刻,这个现象引起村民不满,村里领导也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双方充满暴力地对抗。这样的乡村,已经非人们理想的家园了。

《乡村里的中国》当然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希望,村长积极地寻找投资者,电影中的年轻人,也都有了更好的归宿,农民的后代们也都走出故土,前往向往的城市。

——王妍清

看似乡村生活鸡零狗碎的糅杂,却如实是中国人情百态的缩影,从小乡村映射大中国,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最有趣莫过于杜深忠这个人物,他保留着一份不同于普通庄稼汉的执拗的理想主义,为影片平添一抹亮色,使其更加鲜活妙趣。桥段写实,例如片中乡官难做的情节,也是中国百年来职务与人情两难相顾,人民公仆有苦难言的写照,而种种红白喜事,父子情深,也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情态与个人情感,共鸣在种种不经意间油然而生。

——俞可怡

稀松平常的农村生活,镜头之下的人情冷暖,当下中国社会的缩影,虽然有些摆拍嫌疑的姿态,但是这些可爱的人是如此鲜活动人。对当下的辛辣反讽和黑色幽默,让人不得不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和重大社会变革中的中国农村引起深思。一个一百余户的乡村,充满了家长里短,世故人情,这正是当下的中国,五味杂陈的人生百态。

——钟家治

不仰视,不俯视,不试图编织浪漫面纱,也不铺张情感卖弄情怀。导演没有去握谁的手,也没有去写些什么抒发乡愁的诗句,而是把自己的镜头化做一双温柔的眼睛,看得到裸露的土地下被掩藏的动脉。中国是扎根在这样的乡村里逐步站立、成长起来的,于是,即使没有刻意渲染,某种不知名的惆怅与思念也会逐渐地在观众体内膨胀、激荡,最终化作欲语还休的一声叹息。

——沈华




撰稿:刘欣、朱思奇

摄影:周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