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事务 >> 导师工作 >> 正文 导师工作

精研细磨,提升课程效能—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课程团队开展新学期课程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2-03-01 浏览次数:

《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课程聚焦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更有趣味的、实用的数学知识,课程内容通过将数学与艺术、音乐以及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为了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程高效能。

2月23日下午,《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课程团队在远景学院教室5召开了课程改革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朱雪珂老师主持,课程团队教师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积极发言。

会上,针对重新调整课程大纲展开了积极探讨。朱老师提到,总体而言课程结构与框架是合理的,但是存在内容偏多、重复问题。因此,调整大纲要做到精简,结合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做到统筹全局,有理有节。

李欢老师提出大纲设置的三部分内容标题应达到统一,对于以前提出的“数学之美”、“生活中的博弈论”、“数学模型”等三大板块标题应进行修改。同时,三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应更突出主题,加强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结合度,如将“生活中的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知识与当前疫情环境相结合,探讨中国是如何走出疫情这一困境。

钟婷婷老师也认为大纲中的知识点过多,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环境做相应的修改。

针对课程结课方式和内容,课程团队也做了进一步创新。朱老师提出本门课程的结课方式可以在原有课堂陈述和课堂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以授课方式教授给其他学校学生。她认为本门课程是数学的一门延申课,它的结课方式应打破传统的结课形式,学生应该走出课堂,与“乡村振兴”这一政策相契合,将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农村学校的学生。李老师认为由于三位老师的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陈述内容应由老师指定范围,以避免学生重选,使结课内容覆盖所有知识,让学生在本门课上有更大收获。由于本学期本门课程涉及了两个教学班级,小组数量较多,考虑时间和合作学校教学班数问题,朱老师提到我们要先内部选拔,从两个班中选择两个优秀小组,让他们走出去,教授学生,做到优质优量,不仅要让学生讲课授课,还要让学生学写教案,做到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学院领导强杨老师认为,让学生走出课堂的想法值得肯定,但对于这一方法的可操作性、挑战度、授课内容难度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细化。

经过此次研讨,团队老师们对落实学院通识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目标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育人效能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后期,课程团队将继续开展创新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保证教学质量。

撰稿:钟婷婷、朱雪珂、李欢

(科学基础教研室供稿)